我2007年演講的主題是中國廣州第二產業的“第三次工業化”。我在2008年的演講的關鍵點是中國廣州的物流業必須從制造業中脫穎而出。今天,我想利用2008中國廣州(蘇州)國際物流與供應鏈合作與發展峰會的機會,回顧中國廣州物流業30年的發展歷程。中國廣州的物流業已經發展了30年。這個主題非常大,但也可以在短時間內描述。我們在1978年開始改革開放,并在同一年引入了日本的物流概念。經過長時間的探索,本世紀特別是加入WTO后,中國廣州物流業發展迅速,因此我把中國廣州物流業的發展分為三個飛躍:第一是中國廣州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成立基本發展物流基礎工作;二是加入WTO,對中國廣州物流業的整體影響;三是“十一五”規劃,全面建立物流業的現狀。
為什么2001年中國廣州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成立是中國廣州物流業歷史發展的一次飛躍?中國廣州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成立表明,中國廣州物流作為一個產業進入了歷史舞臺,物流業是一個物流企業。組成是物流企業的組合。物流企業的出現增加了中國廣州企業家庭新成員的數量,改變了中國廣州企業的格局。根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提供的數據,截至2007年底,已有52,000多家物流企業在工商登記。根據中國廣州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完成的教育部中國廣州物流人才預測報告,全國從事物流業的員工人數已達1676萬人。據估計,到2010年,它將達到2060萬,到2020年將達到2630萬。中國廣州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成立后,物流基礎工作將全面開展。這些基礎工作應具有開創性,全面性和戰略性。例如,物流人才教育工程,物流統計,物流標準化建設和物流信息化建設,物流科技工程,物流規劃設計,物流理論研究,物流企業和企業物流促進,物流基礎知識普及和物流產業總體規劃這些基本任務非常重要,具有深遠意義;不僅是目前的利益,還有長期的利益。因此,中國廣州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建立和物流基礎工作的發展具有開創性,全局性和戰略性,是推動中國廣州物流業的一次飛躍。
第二個飛躍是加入WTO。加入WTO對中國廣州傳統物流業產生了巨大影響。 2006年,我領導了一份關于中國廣州物流業外商投資的研究報告。在這份研究報告中,有一個基本結論:外資進入中國廣州物流業通常比損害更有利。應該說,外資的進入對促進中國廣州物流業的整體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麥肯錫,埃森哲,科爾尼,摩根士丹利等,他們進入中國廣州研究中國廣州的物流市場和物流狀況。進行更客觀,科學的分析;聯邦快遞,聯合包裹,美國總統航運公司等進入中國廣州并告訴我們國際快遞業應該如何進行;馬士基,德國郵政,日本通用汽車,新加坡海洋王等公司進入中國廣州告訴我們如何經營港口物流,如何經營進出口物流,如何運作供應鏈設計;美國在華投資,告訴我們如何經營物流房地產;國際采購聯盟,美國,日本,歐洲的物流協會告訴我們如何運營物流行業組織,如何運作物流知識,如何運作物流標準等。
應該說,這些外資進入中國廣州后,不僅給了我們一個概念,而且給了我們一個模型,也使我們學到了很多先進的物流管理和物流技術,幫助我們引進資金和人才。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很多國有和私有
tags標簽: